兰兰过桥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兰兰过桥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兰兰过桥教学反思1《兰兰过桥》是一篇科普文,文章写了身为桥梁工程师的爷爷为兰兰介绍了潜水桥和塑料桥两种新型桥梁,让我们了解了迅速发展的科技在现代化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本课第一课时以识字教学为主,突出低年级的语文教学重点。如我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再把这些生字放到长句子中去,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巩固这些生字,并读通句子。
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上,我同样注重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在学习两座桥的特点时,我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桥所在的段落,然后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可以用文中的句子来回答。当学生找出相关句子后,我问学生是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继而指导学生的朗读。同时我也注重情境的创设,如在感悟潜水桥的神奇时,我让学生想象,此时此刻如果你就是兰兰,站在潜水桥里你的感觉怎样,并带着自己的感受读好第四自然段。
最后,我还设计了当“小小解说员”这一环节,让学生上讲台来介绍潜水桥和塑料桥。一来可以帮助学生复述课文,进一步感受两种桥的.特点;二来可以锻炼学生胆量,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过坐在下面的学生倾听习惯不好,动来动去的,显得有些浮躁。另外,我还让学生拓展想象未来桥的样子。孩子们的想象力是丰富的,在他们的心里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未来之桥,但愿他们的未来之桥都能实现!
兰兰过桥教学反思2一、教育目标
了解迅速发展的科技在现代建设中的应用,激发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对科学发生探索、发现的。
二、教养目标
1、认知“兰、梁”等12个生字,会正确书写“兰、各、坐、座、带、急”六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简单了解课文介绍的两种桥及它们的特点。
三、发展目标
1、充沛发挥想象力,培养创新思维,设计未来的桥梁。
2、培养合作意识、强化小组合作能力,交往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识字、认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介绍的两种桥的特点。
3、根据现有知识设计“未来的桥”。
【课前准备】
同学收集有关桥梁的资料,了解桥梁的知识,至少认知一种桥。
【教学要点】
1、细读课文,简单了解潜水桥及塑料桥的样子、特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自由阅读扩展阅读中的资料,基本理解内容。
4、能发挥想象力,设计未来的桥梁,并在电脑中打出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俺们继续学习32课《兰兰过桥》。
二、学文
1、还记得课文里介绍了哪几种桥吗?(生:潜水桥、塑料桥师贴)
2、这两座桥分别在哪几自然段?你喜欢其中的哪种桥?为什么?带着问题以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边读边想。
(生汇报,师板书:潜水桥1~4塑料桥5~9,)
3、你喜欢其中的哪种桥?为什么?(个别汇报)
4、四人小组内选择其中一种桥,组长分配任务先读读那几个自然段,再讨论一下这座桥有什么特点。找到书上的词句,用画出来。师贴:特点板:读,找,)
生汇报:潜水桥:结实、透明;塑料桥:轻巧、平稳师相映用电脑出示课文插图,并板书。
5、课文里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6、这两座桥是爷爷变魔术变出来的吗?(生:是爷爷设计出来的)在课文的哪个自然段?齐读第10自然段,师小结:原来这又结实又透明的潜水桥和这又轻巧又平稳的塑料桥是爷爷这位桥梁专家设计出来的!
三、拓展
1、你们通过课前收集资料认知了什么桥?谁来给大家介绍介绍?(生上前汇报,同位交流)
2、老师这里“桥的世界”也收集了世界上各种奇特、壮观的桥。快看,师出示:江阴大桥、武汉长江二桥、南京长江第二大桥、重庆石门桥构思奇特的人行天桥。
3、老师准备在班里进行“未来桥梁设计大赛”,假如你是桥梁设计师,你会设计一座怎样的桥?(个别汇报,与小伙伴交流)
4、老师还为你们准备了有关桥的儿歌、短文,请大家进入“桥的儿歌、故事”自由选择,大声地阅读,还可以想一想你会怎么编儿歌。有时间的还可以进入“网络链接”,里面有网络上有关桥梁的其他资源。(生自由在网络上一边浏览,一边交流)
5、生自由交流收获、心得。
四、写作
1、俺们马上进入讨论组,老师这里有三个题目:
(1)请你设计一座未来的桥梁。
(2)自编桥梁的儿歌。
(3)说说你喜欢的一座桥,为什么。请小朋友自由选择一题来写作。
(生在网络自由写作,个别汇报作品)
五、作业
小朋友真有创意,未来的桥梁设计师说不定就在你们之中呢!许多同学设计的桥梁都很不错,没写完的小朋友请回家继续打完并在后面画一幅图。到时在班里展览出来,俺们一起评选出设计师。
教学反思
《兰兰过桥》这篇课文篇幅较长,课文又是一篇融科学性与趣味性为一体的知识性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新奇美观的'潜水桥和轻巧实用的塑料桥,通过这二座桥反映出科技的飞速发展,
如何引领一年级的孩子学习这样的课文成了我思考的问题。
面对这样的课文,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就会犯难,要正确流利的读完课文是一个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引导孩子做充分的预习。采用了同桌之间每人读一段、小组分角色朗读等方式多遍朗读。在初读的基础上,我教学时引导孩子从文章的整体入手,先让孩子找到兰兰过了哪几座桥?再引导孩子自己读课文,看看哪几段是写兰兰过潜水桥?哪几段是写兰兰过塑料桥?接着抓住重点段落、重点句子进行练读,这样学生才能很快地抓住桥的特点来学习课文。我设计小组合作学习,抓住重点句子,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通过反复朗读,欣赏图片感受,实物展示,学生对于桥的特点是比较明确的。另外设计了造句、设计未来的桥来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想象能力,孩子们得到了充分的朗读训练',对于理解能力的提高大有帮助。
整堂课下来,我觉得学生对于有关科学的课文总是显得很感兴趣,所以我请学生们课后想想“未来的桥会是什么样呢?”学生们显得比较兴奋。我想在每一位同学心中一定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未来之桥。也希望学生的创新*在学习中得到保护和发展。
但是从课堂中表现出来一些问题,需要重视:
(1)学生的朗读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说有的学生朗读做到了正确流利,但 ……此处隐藏6899个字……/p>
设计一个新颖而又实用的桥,画在纸上。
孩子想像的空间总是拥有独到的新意,他们想象的翅膀总为我们成人所不及。通过这一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启发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兰兰过桥教学反思12《兰兰过桥》是一篇融科学性与趣味性为一体的知识性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新奇美观的潜水桥和轻巧实用的塑料桥,通过这二座桥反映出科技的飞速发展。
面对这样的课文,我们的学生会比较感兴趣,因而常常会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不知不觉中偏离了课本,让语文课变了味。这也是我比较担心的,为了避免这样的现象,所以我采取了解通过让学生找一找这二种桥的特点,然后通过课文当中的一些句子来体会的方法进行教学。
片段:
师:请你来找找爷爷带着兰兰看的第一座潜水桥与平常我们看到的桥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生1:这是一座架在水里的桥,平常我们看到的桥都在水面上。
(师板书:在水里)
生2:这座桥像房子一样,而且很长很长。
师:这有什么好处呢?
生2:像房子一样四周都有墙,上面也有顶,水就不会冲进桥里面,要不然汽车在桥上就像泡在水里开不了了。
师:是啊,看来这样的设计是科学道理的。还找到桥的哪些特点了呢?
生3:这座桥是用结实的玻璃砖造的`。
师:一般的结实吗?
生3:特别结实。
师:想想这又是为什么?
生3:因为它如果不结实,万一有很大的鱼撞到了桥,桥就会倒了。
生4:书上刚才说这条河是波浪滚滚的,如果不够结实,那么也可能被水给冲垮了。
生5:水里是有压力的,如果不是特别结实,桥会被压垮的。
师:是呀,所以这座桥是特别结实。(板书:结实)
生6:我还知道这座桥能够看见大大小小的鱼游来游去,各种各样的船只从桥顶上驶过来划过去。
师:你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这个特点吗?
生6:透明。
师板书:透明
师:难怪兰兰从原来的害怕变得高兴起来了。如果你是兰兰,站在这座桥里,你会想些什么呢?
生7:我能看到这么多鱼,真想伸手摸摸它们。
生8:自己就好像在海洋公园里一样。
师:那就让我们再让我们和兰兰他们一起去看一看这座神奇的大桥吧!
生齐读1-4自然段。
这4段文字向我们介绍了潜水桥,我先请学生找句子,然后将其概括成词语,总结了这座桥的特点。同时又让他们展开想象,探索这座桥其中包含着的科学,感受科学的神奇。在这里,潜水桥不仅仅起到了桥本身具有的交通功能,更增添了让人欣赏水中世界的乐趣。所以,我请学生说说当自己身在河底看着这些景象时,你的心中是什么样的想法呢?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去尝试体验潜水桥所具有的独特之处带我们的乐趣,同时也感受到了这种加入了科学技术的桥梁真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第二座塑料桥我也是采用找特点的方法来学习,但对这座桥的描写显示出来的特点就比较多。所以学生们找得很细也很多,主要通过理解概括出“轻巧、方便、软、小巧、平稳”等多种优点。在这里只要学生讲得有道理,并能通过自己找到的文字来支持自己的看法,我就表示支持了。
整堂课下来,我觉得学生对于有关科学的课文总是显得很感兴趣,所以我请学生们课后想想“未来的桥会是什么样呢?”学生们显得比较兴奋。我想在每一位同学心中一定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未来之桥。也希望学生的创新欲望在学习中得到保护和发展。
兰兰过桥教学反思13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究知识:让学生自主读,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自主、合作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氛围里始终处于积级主动的'学习状态。并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使学生的认知得到发展。
再读课文,求异创新
1、齐读全文,讨论:兰兰的爸爸为什么能成为桥梁专家?
2、小结:兰兰的爷爷就是因为有了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再加上他多动脑、勤思考,成为了著名的桥梁专家。生活中我们还需要什么样的桥?
兰兰过桥教学反思14《兰兰过桥》这一课文章较长,要使学生能充分地朗读,必须抓住重点段落、重点句子进行练读,这样学生才能很快地抓住桥的特点来学习课文。我设计小组合作学习,抓住重点句子,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通过反复朗读,欣赏图片感受,实物展示,学生对于桥的特点是比较明确的。另外设计了造句、当“小小解说员”和设计未来的桥来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想象能力,孩子们得到了充分的朗读训练,对于理解能力的提高大有帮助。
通过教学可以感觉到,整节课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了学情。教师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和意识。在朗读感悟中通过多种方式积累词语,感悟语言文字的美。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乐于学习,乐于参与。
但是从课堂中表现出来一些问题,需要重视。
1、学生的朗读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说有的学生朗读做到了正确流利,但是感情朗读还不太到位;有的学生还把握不好用怎样的语气来读;有的学生不能很好的表现自己领悟到的感情,模仿他人的较多,而自己的体会感悟的表现较少等。
2、学生认真倾听的能力需要加强。有的学生光顾表现自己而举手,根本没听老师的提问和其他同学的发言,造成站起来什么都不会,影响了其他同学听讲的情绪。
3、学生还是缺乏训练,发言声音普遍太小,这是一种胆怯的表现,也是一种很不好的说话习惯。
4、本人自己的调控能力、应变能力都应该继续加强,过渡语言、评价语言都比较贫乏,缺乏对学生的激励。以上几点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注意,把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真正落到实处。
兰兰过桥教学反思15《兰兰过桥》是一篇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的常识性课文,通过写兰兰和爷爷参观潜水桥,过塑料桥的事,分别向我们介绍了新奇美观的潜水桥和轻巧实用的塑料桥。让我们了解了迅速发展的'科技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一、注重词语积累和运用
在学习识字环节,让学生选一个自己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训练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教师如果能根据用词的准确性、句子的完全等来评价,能给学生明确的导向,这样有助于学生以后语言的发展。
二、重视朗读,在读中理解课文
在学习两座桥的特点时,我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桥的段落,然后在小组内说说喜欢桥的原因,了解桥建在哪里,什么材料做成的,有何特点。可以运用文中的句子来说明自己喜欢的理由,这时老师就引导孩子找出句子读,读后说说是从哪个词语看出来,指导朗读。读出兰兰走在潜水桥上惊奇的语气。
三、拓展延伸
学生也来设计自己心中的桥,说说自己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桥,教师鼓励学生把话说清楚,学生听不明白或有疑问可提问,老师适当引导学生评价,在这个环节旨在激发学生想象思维,并进行说话训练。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