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游戏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蹲游戏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蹲游戏教案1活动目的:按口令做相应动作
活动材料: 各种水果头饰
具体玩法:
1、 幼儿戴上自己喜欢的水果头饰,扮演各种水果,教师念儿歌:“苹果蹲,苹果蹲,苹果蹲玩香蕉蹲。”“香蕉蹲,香蕉蹲,香蕉蹲完梨子蹲。”幼儿按口令做相应动作。
2、游戏中间穿插跑动、停止等口令,调整幼儿活动量。
游戏规则:在游戏中幼儿必须要按老师的口令做相应的动作。
附儿歌:
苹果蹲,苹果蹲,苹果蹲玩香蕉蹲。
香蕉蹲,香蕉蹲,香蕉蹲完梨子蹲。
蹲游戏教案2活动目标
1.练习在指定范围内四散躲闪跑,发展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
2.培养幼儿能按口令进行游戏。
3.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宽阔、平坦的场地。
活动过程教师扮演"鸡妈妈",幼儿扮演"鸡蛋"(后来变成"小鸡"),另一名教师扮演"老鹰。
鸡妈妈"带领"鸡蛋"双手叉腰,在场地上随意行走。
"老鹰"跟在全部"鸡蛋"的最后走鸡妈妈"和"鸡蛋"齐声问"老鹰":"小鸡小鸡多大啦?""老鹰"回答:"一天了。"鸡妈妈"和"鸡蛋"继续齐声问:"小鸡小鸡多大啦?""老鹰"回答:"两天了!"鸡妈妈"和"鸡蛋"继续问:"小鸡小鸡多大啦?"直到"老鹰"回答说:"孵出来啦!
"鸡妈妈"带领"小鸡"在场地上四散跑开,躲避"老鹰"的追逐四散跑一会儿后,"鸡妈妈"对所有"小鸡"说"小-鸡-变-成-小-鸡-蛋。""小鸡"停止奔跑,双手叉腰在场地上行走,"老鹰捉不到"小鸡",只好"飞"回家此游戏可反复进行2-3次结束。
游戏规则:
1.幼儿听到"孵出来啦"才可以四散奔跑。
2.幼儿听到"小一鸡一变一成一小一鸡一蛋"要停止奔跑,双手叉腰行走,否则会被"老鹰"抓走。
3.幼儿变成"小鸡蛋"双手叉腰行走后,"老鹰""飞"回家中体息指导建议:
1.此游戏适合在平坦、宽阔的软地面上进行。
2.教师应根据本班幼儿实际能力调控幼儿四散跑的时间。
3.教师应都助幼儿掌握躲闪策略,如变向跑甩开"老鹰"跑向人群,分散目标等。
4."老鹰"在追逐"小鸡"时应不断转身变换方向追逐,促使幼儿四散跑开。
5."老鹰"在追逐"小鸡"时应有目的地追逐能力不同的幼儿,提高幼儿四散跑的能力。
6.游戏初期,"老鹰"尽量不抓"小鸡",以免幼儿害怕。
教学反思:
总观这堂课,我个人觉得我抓住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对教材内容也做了正确处理,教学设计板块清晰,发挥了小组合作的有效性,但还存在很多细节问题。
蹲游戏教案3活动目标
1.守游戏规则,掌握游戏的玩法
2.增强思维的灵活性,体验和爸爸一起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钢笔、油画笔、增笔、铅笔、毛笔头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各种笔的头饰,引起幼儿兴趣
1.幼儿说出每种笔的名字:今天来了好多笔,你们认识它们吗?
2.讨论笔的作用:这些笔各有什么作用呢?
3.今天这些笔爸爸想和我们一起来做游戏。
二、学习游戏“蹲蹲蹲”,爸爸简单介绍游戏
1.一名爸爸当毛笔,一名爸爸当铅笔,一名爸爸当蜡笔,一名爸爸当油画笔
2.请四名爸爸示范玩法
爸爸甲说:“毛笔蹲,毛笔蹲,毛笔蹲完铅笔蹲。”爸爸乙说:“铅笔導,铅笔蹲,铅笔蹲完蜡笔。” 爸爸丙说:“蜡笔導,蜡笔蹲,笔蹲完油画笔蹲。”
爸爸丁说:……不停地循环,谁接不上或说错的就谁输,其他人接着玩,最后一个为赢。
三、请儿以4人为一组,进行游戏,幼儿自已分配角色,带好头饰,开始游戏。
四、探索游戏的规则及有效方法
你觉得玩这个游戏要有什么规则?(即一个说完,另一个赶快接着说。记好自己是什么名字,注意听)
五、引导儿加快速度练习。
六、引导幼儿和爸爸们互相交接角色表演。
蹲游戏教案4一、游戏目标:
1、初步学习助跑跨跳过30-40厘米宽的平行线。
2、引导幼儿利用自制器械,探索其不一样玩法,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3、培养幼儿在户外活动中听音乐和口令行动的习惯以及合作、竞争精神。
二、游戏重点:
学习跨跳。
三、游戏准备:
1、可乐瓶88只,绳44条。
2、录音机、录音带。
四、游戏过程:
1、开始部分:
"小猴学样",幼儿用绳做尾,扮小猴学样的动作,并进行队列练习:小猴(一路纵队)--鱼游(早操队形)--孔雀(六行变三行,再变回六行)--小鸭(变双圈)--兔跳(变四小圆圈,再变六行)。
2、基本部分:
(1)导入活动,幼儿拿绳、瓶,思考其不一样玩法。
(2)幼儿自由地玩绳。
指导:观察幼儿封锁绳、玩瓶的花样。
(3)教师简单小结,并请创编花样好的幼儿示范。
(4)"过小河"。
a.排成两纵队学习跨跳,跳过30-40厘米的平行线。
b.教师示范跨跳动作。
指导:应对平行线,原地站立,起跳时后腿用力蹬地跳起,摆动前腿向前。
c.幼儿听鼓声反复练习跳过平行线(利用绳瓶摆平行线)。
(5)游戏:小猴学样
a.排成六路纵队,学习助跑跨跳过30-40厘米的平行线。
b.示范玩法:起跑--过小河--过小河--过小河--跑--纵跳触物--从右往回跑。
c.各队幼儿进行练习。
规则指导:用中速助跑,连续跨跳三条平行线。
d.竞赛式练习。
3、结束部分:
舞蹈:小猴子和小桃树。
蹲游戏教案5活动目标:
1、遵守游戏规则,掌握游戏的玩法。
2、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香蕉 ……此处隐藏3151个字……时提高幼儿手脑并用的活动能力。
【活动目标】
1、练习用纸棒推瓶的技能。
2、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
3、乐于参与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
4、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5、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纸棒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等;装有水的饮料瓶若干(幼儿人数的三到四倍);纸箱两个;橡皮筋两条;木板若干。
环境准备:小树林若干(用饮料瓶做成);小路一条(用橡皮筋拉成或用线画);小桥一座(木板搭成);分别布置在活动地上。
【活动过程】
一、自由练习,推饮料瓶。
1、幼儿人手一根纸棒,一个饮料瓶,分散练习推饮料瓶。
2、两个幼儿互相推饮料瓶。
3、一根纸棒推两个饮料瓶。
(教师重点提示,纸棒要推在饮料瓶的中间)
二、重点练习,越过障碍。
1、幼儿认识环境中的障碍物。
2、幼儿个别示范如何过障碍物。
3、幼儿个别示范如何过小路、独木桥。
4、幼儿分散练习,教师指导。
三、游戏活动,纸棒推瓶。
1、指导幼儿认识运送的路:绕过树林→穿过小路→走过独木桥→饮料瓶放进空城堡。
2、同一时间内,两人或多人多次运送,每次只运送一个,增加幼儿活动量。
四、游戏结束,教师与幼儿共同整理活动场地。
【活动保障】
幼儿园活动场地、空间充足,活动材料易收集,自制的活动器械安全无危险性,教师具有长期组织和指导幼儿活动的经验,能够保障游戏活动顺利开展。
【活动建议】
1、在冬季开展此活动时,饮料瓶中要把水换成沙子,以防冬天水结冰。
2、饮料瓶中的物体可以更换,如可把水换成沙子、棉花、小石头等等,也可以直接让瓶子空着,让孩子们探索饮料瓶中装哪些物体的瓶子更好推一些,装的多与装的少有什么不同,同时还可以让幼儿体验不同的物体在推的过程中产生不同的效果,如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体验游戏的乐趣。
3、孩子们刚开始进行游戏时,用一根纸棒推可乐瓶有些幼儿会有很大的困难,可以先让幼儿用两根纸棒推瓶,等幼儿掌握了游戏技巧以后,再改用一根纸棒推瓶,减小游戏的难度。
【活动评价】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为幼儿准备多种体育活动材料,鼓励他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开展活动。”在一学期的开展实施的过程中,根据幼儿的接受能力和器械的适用性,不断对游戏进行了改进和创编,使幼儿乐于参与游戏,丰富了幼儿的户外活动。
在刚开始开展游戏活动时,由于有些幼儿对于推瓶的技巧掌握的不是很好,因此有些幼儿就不太感兴趣了,有的甚至想退出游戏,后来我改用了先让幼儿用两个纸棒推瓶,慢慢的掌握推瓶的方法,孩子们才渐渐的喜欢上了推瓶,激发了孩子的兴趣。
孩子们掌握了推瓶技巧后,很乐意玩这个游戏,尤其是两个人互相推瓶,孩子们非常的喜欢,更是发展了孩子们的合作能力。在玩的过程中,有些幼儿建议可不可以把水换做小石头呢,是不是也会和水一样滚的一样快呢?于是我们根据孩子们的提议,把水换成了小石头、棉花、沙子等不同的物体,孩子们的兴趣非常高,他们亲自验证了自己的猜想的同时,也体验着游戏带给他们的快乐。
活动的材料和活动器械是老师和幼儿共同收集的,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不断提出新的想法和建议,如“老师,能不能把我们的障碍物再加上一盆小花呢,我最喜欢花了!”“老师,这座小桥太宽了,我想试一试更窄一些的”,试着加大游戏的难度,更好地发展孩子的平衡能力。随着孩子们不断的提出新的点子,游戏活动也会更加的丰富。
教学反思:
游戏是最适宜于促进幼儿主体性和个性化教育的形式,因此,教师应积极地将理念转化为行为,注重在活动中观察、捕捉幼儿的兴趣,把握时机及时引导,促使孩子们更深入进行游戏,让孩子在健康游戏中得到更多的发展。
蹲游戏教案14游戏一:
活动名称:
好玩的滑梯
活动目的:
懂得滑梯的正确方法
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材料:
滑梯
具体玩法:
1、先参观大班幼儿滑滑梯,可请个别大班幼儿示范,了解正确方法后再进行玩滑梯。
2、教师注意在滑梯周围保护,尤其关注胆小的幼儿,帮助他们克服恐惧心理。
游戏规则:
滑滑梯时要排好队,从台阶上去,从滑板滑下来,不能推挤,滑滑梯时要坐着滑,不能头朝下。
游戏二: 活动名称:
水果蹲
活动目的:
按口令做相应动作
活动材料:
各种水果头饰
具体玩法:
1、幼儿戴上自己喜欢的水果头饰,扮演各种水果,教师念儿歌:“苹果蹲,苹果蹲,苹果蹲玩香蕉蹲。”“香蕉蹲,香蕉蹲,香蕉蹲完梨子蹲。”幼儿按口令做相应动作。
2、游戏中间穿插跑动、停止等口令,调整幼儿活动量。
游戏规则:在游戏中幼儿必须要按老师的口令做相应的动作。
附儿歌:苹果蹲,苹果蹲,苹果蹲玩香蕉蹲。
香蕉蹲,香蕉蹲,香蕉蹲完梨子蹲。
梨子蹲,梨子蹲,梨子蹲完菠萝蹲。
菠萝蹲,菠萝蹲,菠萝蹲玩桃子蹲。
(可继续增加水果,循环进行)
教学反思:
游戏是最适宜于促进幼儿主体性和个性化教育的形式,因此,教师应积极地将理念转化为行为,注重在活动中观察、捕捉幼儿的兴趣,把握时机及时引导,促使孩子们更深入进行游戏,让孩子在健康游戏中得到更多的发展。
蹲游戏教案15目的:丰富幼儿关于各类水果名称及语言表达能力的
游戏准备:
1、画有各类水果的图案(苹果、樱桃等)2、儿歌"苹果蹲,苹果蹲,苹果蹲完,樱桃蹲"(其中水果的名称由当时幼儿的选择决定)。
过程: 1,邀请几个幼儿用手拿着各种水果的图案,来扮演各种水果。
2, 从代表某一种水果(例如:苹果)的幼儿开始念儿歌并一边做儿歌中的动作--下蹲。
3,被指定代表某种水果的幼儿完成下蹲动作,同时念儿歌要求另一幼儿重复儿歌中所指定的动作,依次类推。
4,语言表述及动作错误的幼儿被淘汰。
游戏规则:
1,幼儿需要清晰准确地读出儿歌
2,下蹲时一定要动作到位,姿势正确
3,在邀请另一个水果完成动作时,
必须面向前方注意点:
1,一定要将自己所表示的水果图案拿在手上,面向观众。
2,被邀请的幼儿需排成一横排。
3,老师需要提醒幼儿在念儿歌时,词句的清晰准确4,动作除了"蹲"外,可以变换动作如:转、跳等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