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加几教案

时间:2024-07-25 17:13:53
10加几教案15篇

10加几教案1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10加几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0加几教案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口算的道理,能熟练地进行口算.

2.使学生加深对11~20各数的认识,渗透加减法的关系,知道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口算道理,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

熟练口算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11~20各数的组成

分别出示数字卡片:14、17、12、11.

学生说数的组成.

2.看图列式:

出示桃子图

师:同学们对于11~20各数的组成掌握得很好,小猴子看了很高兴,它给我们送来了桃子,想慰劳一下大家,你们看,这就是小猴子拿来的桃子.

问:你能根据这幅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吗?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问:这两个加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这两个减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说图中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师:今天我们就要用刚才复习的知识学习新知识,你们有信心学好它吗?

二、指导探索:

1.出示钟表图.

师:图上画的是什么?(钟表)

钟表是帮助人们看时间的,今天我们要用它来帮助我们学习数学.

问:你能根据这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吗?

学生口述算式,老师板书:

(教育学生看图、数数要仔细)

师:结合钟表图,说一说算式中的10、3和13分别表示什么?

(3表示盒外有3块手表,10表示盒里有10块手表,13表示一共有13块手表.)

问:你能说一说10加3和3加10为什么都等于13吗?

(因为13可以分成10和3、从13里面去掉3就剩10,去掉10就剩3了,所以13减3等于10,13减10等于3.)

师:原来你们是根据数的组成来算加、减的,真会学习,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再做两道题.

2.出示练习图(第81页做一做的第1题)

学生试做,然后同桌互相交流自己是怎样想的.指名说答案.

师:如果没有图,你会算这样的加减法吗?

3.出示卡片:

指名口算,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81页做一做第2题):

10+7=□ 14-4=□

8+10=□ 18-10=□

4.出示例6:

师:这两道题怎么算呢?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进行交流.

(学生可能想数的组成来算,也可能用数数的方法,只要正确都应该给予肯定.)

师:加、减它们都叫什么吗?

(可以放手先让学生说一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并板书.)

5.说出例5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三、巩固练习.

1.口算:看谁算得对.(82页的1~3题)

10+2= 17-7= 13+1=

14-10= 15+10= 15-2=

6+10= 14-3= 16-10=

10+1= 9-8= 7+10=

15-5= 9+1= 12-10=

12+1= 12-1= 13+2=

11+3= 14-2= 13-1=

2.列式解答.

(1)一个加数是3,另一个加数是11,和是多少?

(2)被减数是15,减数是10,差是多少?

学生读题后,独立列式解答

订正时教育学生审题要认真.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板书课题: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怎样计算这样的题目?(可以根据数的组成或用数数的方法来算)算式中各部分都叫什么名称?你还有什么想法吗?

10加几教案2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大胆进行表述与朗诵。

2、在表演中进行仿编,体验仿编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画有蓝天、树林、草地、河水、花儿、幼儿园大幅背景图。

2、制作好的小鸟、蘑菇、小兔、花儿、水草、小朋友教具。

3、根据内容制作的头饰若干。

4、根据内容制作的框架图片。

5、蓝天、树林、草地、河水、花儿、幼儿园等背景。

活动环节

一、引起兴趣

(一)、出示“家”的背景图

1、今天,我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张图片,谁能告诉我,图片上都有什么呢?幼儿自由发言,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强调:这是蓝蓝的天空,这是密密的树林……

2、刚才小朋友们都回答的非常好,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图片上究竟都有一些什么呢?教师边指着图片边说:有蓝蓝的天空,有密密的树林……

3、猜猜蓝蓝的天空密密的树林会是谁的家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首散文诗,诗的题目叫做《家》

(二)、朗诵散文诗

1、教师用较慢的语速朗诵,强调重点。教师提问:这首散文诗的题目叫什么?你在诗歌里听到了什么?

2、教师边出示教具边朗诵。教师提问:你在诗歌里听到了什么呢?幼儿回答,教师出示框架。

3、看框架,师幼在座位前共同完整朗诵散文诗。师:现在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把这首散文诗朗诵一遍好吗,会念的小朋友念重一点,不会念的小朋友念轻一点。

4、教师念前半部分,幼儿念后半部分。师:现在我要请小朋友们跟我合作来朗诵这首散文诗,我念前半部分,小朋友们念后半部分好吗?

5、男孩子念前半部分,女孩子念后半部分。(上台)师:现在我要请男孩子和女孩子到台上来站成两排一起来朗诵这首散文诗,男孩子念前半部分,女孩子念后半部分,我们比比看,谁念得更好。

6、全体幼儿到台上边做动作边朗诵这首散文诗。师:现在我请全体小朋友到台上来朗诵这首散文诗,念的时候请你配上动作好吗?

(三)、集体创编

师:今天,我们学了一首好听的散文诗,名字叫《家》,现在我们要来创编一首新的儿歌,我这里有一些头饰,我们来看看都有什么呢?谁愿意来表演啊?还差一个小朋友哦。老师这里有好多个家,你看有蓝蓝的天空,密密的树林……请你想好最适合自己的家在哪里,不能重复哦。现在我从一数到五,请你 ……此处隐藏8416个字……p>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安排的是10加几和相应减法的口算题,一方面为了巩固11~20各数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为后面学习进位加法做准备。教学中通过摆1捆小棒和3根小棒来说明10+3=13,3+10=13,13-3=10,13-10=3。这样学生既学了加、减法,也看到了加、减法的关系。

本节课是计算教学。为了使学生感兴趣,同时避免计算教学的枯燥,在设计教案时,我做了以下几点。

一、发挥小组活动的功能,活跃课堂气氛。

例5中,一图四式是学生已有的经验,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是新内容,对于能力强的学生会出现吃不饱的现象,而对于能力差的学生仍然会接受较慢。因此,我安排先由老师扶着学,再到教师放开让学生自主学,不但面向全体学生,让不懂的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学懂,而且也满足了思维活跃的学生想自己探究的要求。

二、教学形式开放,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中,我尽可能增大学生的自由度,让学生畅所欲言,自由选择。

(1)在摆小棒时,不再指定每一小组必须摆什么,而是选择自己喜欢的数去摆。尊重学生的选择,满足他们的愿望。

(2)给减法家庭的成员起名字,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给他们一个无限的空间去任意飞翔。教师并不对起的名字做过多评价,保护学生的想像力。

(3)营造民主、和谐的气氛,尊重学生的选择。在每一小组都贴上汇报卡后,黑板上显得过于复杂,这时,让学生自己安排,选择认为最好的汇报卡。在选择的同时,既让学生感受了整洁美,又加深了学生对10加几及相应减法的印象,并且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

总之,本节课所设计的多种活动都是力争使每个学生学得主动、轻松并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教学说明:本节课例6的计算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20以内的数,不作为教学的基本内容,不要求学生熟练的掌握,也不作为考试内容。

专家评析

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教学一方面是为了巩固11~20各数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为后面学习进位加法做准备。

在教学中教师的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教学中教师并没有完全按照教材例5、例6的形式,而是依据本节课教学情况,对教材进行大胆改革,将加、减法各部分名称的教学融入例5教学中,使整个教学融为一体。

2.给小组合作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3.充分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性、开放性。

在小组合作时选择自己喜欢的数去实际操作,汇报结果时由学生自己评判,教师给予充分肯定。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环节十分紧凑,过渡自然,充分发挥了各种教学手段的整体功能,使每位学生都在积极的状态下参与学习的整个过程,教学效果良好。

10加几教案14

活动目标

1、能够结合“心情表”讲述自己的心情故事。

2、能够说出自己的情绪,知道集中调节自我情绪的简单办法。

3、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幼儿提前在家长制作心情表。

2、《笑比哭好》教学挂图,幼儿学习资源、操作卡。

活动过程

1、观察教学挂图,了解高兴、伤心、生气三种不同的情绪。

(1)讲述快乐或伤心的事情。

(2)讲述生气的事情。

(3)引导幼儿讨论遇到生气或伤心的事情应该怎样调节自己的情绪。

2、引导幼儿结合心情表述自己的心情故事。

(1)教师分别请几名幼儿向大家展示并讲述自己的心情表。

(2)幼儿想自己的小伙伴自由展示心情表并讲述自己的心情。

(3)请幼儿自由交流伤心获胜的时候怎样使自己高兴起来。

3、阅读幼儿学习资源。

(1)指导幼儿认真观察画面,感受并能主动与同伴交流画面中人物的情绪。

(2)带领幼儿一起念儿歌《笑比哭好》,知道高兴的情绪对人身体有好处。

4、从幼儿学习资源操作卡上取出自己代表自己现在的心情贴纸,贴在自己的心情表上。

反思

在活动中我幼儿自己应怎样处理自己的情绪,收到了好的效果。通过动手制作可以看出,幼儿对各种表情掌握的很好,对在以后的生活中有很大的帮助。

10加几教案15

教学内容:

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第88页的例5)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列出四个算式,并计算结果。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使学生体会数学教学中的加、减法之间的联系,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之中学数学。

重点难点:

看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学生准备小棒数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电脑演示卡通人物汤姆:小朋友,我是汤姆,今天是吉利的生日,他邀请我去作客,不过,听说路上要回答他提出的几个问题,你们愿意帮助我,和我一起去吗?学生回答后出,出示以下复习题。

复习:(1)卡片出示

1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 )

15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1 个十和( )个一合起来是19

复习(2):汤姆讲述:我带来了一束鲜花作为礼物,瞧,花朵上还有算式呢!这些算式中哪些已经学过了,哪些还没有学?

(学生分类) 8+1 10+1 2+6 4+10 7-3 8+10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领会新知

1、观察例图:吉利的生日晚会上,已准备了好多蛋糕(电脑演示),仔细看一看,这些蛋糕可以分成哪两部分?(盒内的10个和盒外的5个),这样,你可以说出哪些算式?

2、探究算法

(1)你能算出得数吗?请你把书翻到68页,试着填一填。然后把你的方法告诉你的同桌。

(2)谁愿意把你的算法告诉大家。(指名学生回答)

3、老师小结:小朋友的方法可真多,既可以用数的组成来算,也可以利用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来算。

三、巩固深化,拓展创新

1、回到课前分类题,让学生完成原来不会做的题目。

2、媒体演示

汤姆:生日晚会开始了,可吉利家的筷子还没数好,出示做一做1

学生自己先用小棒摆一摆,然后列出四个算式。

3、瞧:晚会上还准备了水果,咦,香蕉上怎么有算式,你会算吗?完成做一做2。做完问学生你有什么发现?

4、我们一起来到智慧宫:9+4 你会算吗?

你能想出几种方法?先在小组内讨论一下。

《10加几教案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