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教案

时间:2024-07-25 17:18:12
六年级语文教案

六年级语文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语文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六年级语文教案1

[教学目的]

1、阅读课文,通过联想和想象解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探索并理解文中“大海”与“山”的象征意义。

3、学习朗读技巧,能正确处理重音和停顿,并能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抓住“只要翻过那座山,就能看见大海”一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安排]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自由朗读

②想象文章描写了怎样一组画面?跟同桌同学相互交流一下。

③与同桌讨论一下这组画面是通过哪句话连接起来的?

2、再读课文,合作探究

⑴全班分为若干小组,小组内一名同学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如下问题:

①“大海”、“山峦”有怎样深刻的含义?

②我们每人的心中也有这样的大海吗?我们该如何去寻找我们自己心中的`大海?

⑵小组讨论,推荐代表,全班交流。

第二课时

3、精读课文,训练美读

①教师范读或播放课文录音

②教师指导学生学会设计朗读方案。

③学生结合练习二和练习三,自己设计朗读方案。

④根据朗读方案,小组内朗读。

4、美读课文,选评

①由各小组推荐的代表进行朗读。

②师生共同评议,评出朗读效果的同学,进行表扬。

③全班朗读,要求准确流畅,有感情。

5、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四,进行拓展与比较阅读。

六年级语文教案2

教材分析:

《百合花开》是语文沪教版教材六年级第二学期第三单元的课文。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抓住文章重点词、句,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一个人生哲理。本文是台湾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课文写的是一株百合抵御各种困难坚信自己能开花,最终开出了美丽的花。告诉我们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都要坚持自己的信念,不懈努力,就会获得成功。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掌握6个词语,学会运用表强调的排比句。

2、通过“花开”为线索,利用读写和理解训练,让学生了解百合花花开的整个历程,理解并学习百合花坚定信念、执着追求、坚持不懈的优秀品质。

3、通过学习,让学生去感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品味文章关键词句,探究百合的形象和学习百合花花开的艰苦历程,感悟文章所蕴含的哲理。

2、难点:通过多种方式的练习、学习,体会作者笔下的百合花的优秀品质以及所带给学生的感动和感染力。

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入,激发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小小的礼物(出示百合花),认识它吗?现在我想做个小小的调查,想知道一下大家对百合花了解多少。师:同学们都讲了很多关于百合的知识,今天我们就有幸学习台湾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文章(板书《百合花开》)。一株小小的百合,演绎出了怎样一段美丽而又令人感动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深入学习。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复习生字词语,整体感知

1、听片段录音,口述野百合的成长中有哪些经历?(提出问题,吸引学生兴趣)2、检查预习。(词语的拼音、理解)

2、请同学们说一说百合花经历了怎么样的一个过程?根据课文,填空。

3、学生简要概述,(随机板书)野草——花苞——百合花开——百合谷地

4、请结合板书,把文章分成三层?(请同学们来回答)过渡语:透过这个成长历程,相信这株小小的百合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接下来请同学们仔细品读课文,说说你心目中的'这株百合是一株什么样的百合?

三、品读课文,合作探究,感知历程,感悟品质

1、小组学习和讨论

(1)用直线划出野百合周边的不利环境(自然、社会);用波浪线划出野百合应对的信念、语言、行动。

(2)学生交流汇报,老师引导(根据学生的回答来引导)

(3)预设:百合花生长在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怎么样?从哪些词语可以体现出来?

(4)预设:当百合花是野草的时候,它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结果怎么样?(用波浪线划出)/引导板书上的野草加成“野草”(双引号代表特殊含义)(板书双引号)

(5)预设:杂草、蜂蝶鸟雀该用什么语气?为什么?从哪些词语可以体现?(圈出词语)(PPT5)(结合回答,加以引导)(6)百合花是怎么面对的?

四、解读“百合心语”,体会百合花所赋予的人格魅力

1、抽读“百合心语”,你读懂百合的心声了吗?有什么体会?

2、从百合花的言行中,我们体会到了它具有什么品质?(板书:坚定信念、执着追求、坚持不懈)

五、体验运用,训练反馈,拓展延伸,主旨归纳,总结全文

1、续写排比句(我要认真读书,是因为……);填一填(词语运用);造句(联系实际拓展)。

2、归纳主旨(结合板书,概括精神品质)

3、总结全文:(1)齐读最后一句(2)小结:其实每个人的心田上都有一株百合,每个人都会有面临困境、遭受挫折的时候,只要我们坚持自己的信念,全心全意默

默地朝着信念前行,那么每株百合都会绽放出洁白迷人的花朵,从而证明自己的存在。信念的力量是神奇的。亲爱的同学们,请坚持自己的梦想吧,成功就在前方!

六、家庭作业设计

1、抄写词语两遍;

2、抄写第8小节和第14、15小节;

3、根据《百合花开》,结合自己情况,写一篇 300字左右的读后感。

板书设计:

“野草”——花苞——百合花开——百合谷地(第一横格坚定信念,第二横格执着追求,第三横格坚持不懈)

六年级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阅读选段,了解小男孩尼尔斯变成小狐仙后他的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

关注人物命运,体会尼尔斯的特点。

激发阅读原著的兴趣,体会故事乐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谈话:同学们,如果你会变,你想变成什么?(自由交流)

出示尼尔斯的图片,导入新课:能自由自在地在天空飞翔是很多孩子的梦想,如果能骑在鹅背上旅行就更刺激了。 ……此处隐藏13423个字……4、在文中找出罗斯福的做法产生了怎样的结果?

5、讨论:指名读句子: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人们必须尊重这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

⑴用课文中的事例来说说:鹿和狼以及森林之间是怎样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

⑵再用课文中的事例说说:为什么人们必须尊重这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如果破坏了会怎么样?

⑶整个生物界中还有许多这样的相互制约因素,你能用其他的事例来证明我们必须尊重这些关系吗?

五、体会课文中心

1、为什么鹿会“饿”、“痛”直至从10万只只剩下8千只?

2、这是“狼”的错吗?“狼”难到就该杀吗?

3、狼倒在猎l枪下的一瞬,一定有很多话要说,你知道它想说什么话吗?

4、鹿是毁灭自己的“祸首”。鹿它想毁灭自己吗?真正的“祸首”究竟是谁?

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六、作业

写一写读了这篇课文的感受,可以写从中懂得的道理,也可以写知道的类似事例。并请你给凯巴伯森林设计一块警示牌

六年级语文教案15

一、提出学习任务

1。复习汉语拼音,辨析同音字、多音字,体会成语的感情色彩,练习修改前后矛盾的句子。

2。以介绍小制作为内容,进行听说训练。

3。练习阅读短文,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写的。

4。练习写景,注意做到作文有中心。

二、教具准备

1。抄写“字·词·句”部分第五题的小黑板。

2。学生的小制作一两件。

3。学生作文一两篇,用大字抄出。

三、教学时间 六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提出学习任务。

这节课完成“字·词·句”部分的五项练习。

二、学生自己练习前四题。(各自在课本上答题,教师巡视指导。)

三、讨论交流。

1。第一题。

指名读写出的句子。有错的讨论纠正。(句子是:把祖国建设成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是我们的共同心愿。自己活着是为了使别人生活得更美好。)

2。第二题。

指名说说每组字的字形、字义的区别,再说说组成的词语。有组成不同词语的可以补充,有错的讨论纠正。

3。第三题。

(1)指名读词,说说不同读音时,词的不同意思,不同用法。(2)指名说说自己组的词。

4。第四题。

(1)指名读成语,说说每个成语的意思,还可说说是哪篇课文中学到这个成语的。(2)指名说说是怎样分类的,为什么这样分类。(一类是带肯定色彩的词语:赏心悦目、全神贯注、一丝不苟、雪中送炭。一类是带否定色彩的词语:张冠李戴、张牙舞爪、自高自大、画蛇添足)

四、讨论第五题。

1。挂出小黑板。请学生说说句子有什么毛病,应该怎样修改。鼓励学生自己发现句子的毛病,自由发言。

2。练习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请一人在小黑板上修改,其他学生在课本上练习。然后集体讨论订正。)

五、布置作业。

1。订正做错的题目。

2。做一个制作,准备下节课向大家介绍。

第二课时

一、提出学习任务。

这节课练习听话说话。说话内容是介绍自己的小制作。大家要积极发言,还要认真听别人的发言,互相交流,互相学习。

二、各人拿出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同座看,向同座作介绍。

三、全班交流。

1。指名介绍自己的小制作,讲后适当评议。

2。推荐同座的小制作。(可讲同座的小制作是什么,他是怎么制作的,自己从同座的介绍中学到了什么。)

3。教师表扬讲得清楚具体、听得认真仔细的同学。

四、布置作业。

1。用课余时间继续交流小制作。

2。预习“阅读”练习的内容。

第三课时

一、提出学习任务。

这节课进行阅读练习,主要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写的。

二、学生按要求自学,同座可互相讨论。

三、集体讨论交流。

1。指名读短文。

2。这篇短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中心思想是讲聂耳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

3。短文是怎样围绕中心来写的?(围绕这一中心,短文着重选择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聂耳爱唱歌,勤奋刻苦地练习拉手提琴,这个材料可以说明聂耳是怎样成为著名的音乐家的;二是聂耳创作了许多革命歌曲,特别是他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国歌,这个材料可以说明为什么称聂耳是著名的音乐家。)

4。你从这篇短文中得到什么启发?(学生可从两个方面自由发言:一是从聂耳的勤奋刻苦中受到启发;二是从围绕中心写方面受到启发。)

四、布置作业。

1。朗读短文。

2。预习“作文”训练的要求,考虑下次作文的材料。

第四课时

一、指导审题,明确要求。

1。指名读作文题。

(1)这次作文,在内容上有什么要求?(可以写一处景物,要写出这个景物在冬天的'特点;也可以写活动中的人物,要写出人物的精神面貌。)

(2)这次作文,在表达上有什么要求?(表达要有顺序,要做到有中心。)

二、互相启发,拓宽思路。

1。根据题目要求,你准备写什么内容?(多请些学生说说自己想写的内容。)

2。从学生讲的内容中挑选几项有代表性的,请学生说说文章的中心可以是什么,怎样做到围绕中心写。在学生介绍的过程当中,酌情组织讨论,并作适当指导。

三、学生作文,教师巡视,对写作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

第五课时

学生继续写作,教师对写完的学生进行面批,指导学生认真修改。

第六课时

一、概述作文情况,肯定成绩和进步。

(教师从内容和表达两方面,抓住重点加以表扬。内容方面,表扬学生的作文写得具体,写景物的写出了特点;写活动中的人物的,写出了人的精神面貌。表达方面,表扬学生能按一定的顺序,注意做到有中心。还要注意表扬有进步的学生。)

二、交流作文。

(多请些学生朗读自己的作文,有的读全篇,有的读部分,教师酌情评点鼓励。)

三、重点讲评。

1。将用大字抄写一两篇学生作文张贴出来,组织学生讨论:作文的中心是什么,是怎样围绕中心写的。

2。请小作者谈谈是怎样确定中心的,为什么选择这些材料来写。

3。教师就怎样做到作文有中心进行小结。

四、指导修改语句方面的毛病。

教师读学生作文中的病句,让学生注意听,然后说说听出了什么问题,应该怎样修改。

五、学生根据讲评的收获,修改自己的作文。

六、布置作业。

修改作文,还可以写一写写作文的体会,或者是修改作文的体会,写在作文本上交给老师。

《六年级语文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