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天堂教案

时间:2024-07-25 17:20:54
有关鸟的天堂教案范文八篇

有关鸟的天堂教案范文八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鸟的天堂教案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鸟的天堂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赏读课文,质疑问难。

2、有感情朗读课文,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南方的优美风光,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

【教学重点】

能分辨课文中写的是具体事物还是作者的联想,初步认识这些联想的作用。

【教学难点】

课文最后一句话中作者标点的用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质疑

出示“天堂”,教师问:

“天堂”是什么意思?

在我国南方生长着一种美丽的榕树,树上住着许多鸟儿。它们自由自在,快乐地生活,就像乐园一样,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鸟的天堂。

(板书:鸟的天堂)

我国著名作家巴金曾和他的朋友一起欣赏了这鸟的天堂,那么,今天,我们就跟随巴老一起去欣赏这鸟的天堂。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读通,流利。

2、拼读生字,理解词语。

3、思考:

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为什么说大榕树是鸟的天堂?

三、检查反不馈

1、指名读词语,提出有否不理解的词语,齐读。

2、作者和朋友几次去鸟的天堂?哪些章节写了第一次,哪些章节写了第二次?

3、分段。

四、再读课文,品析有关段落及句子

1、快速阅读课文,并谈谈你第二次游览了鸟的天堂后的感受。

作者去了鸟的天堂后,有怎样的感受呢?找出作者游览鸟的天堂后的感受的句子。

出示: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这是个什么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想一想,第一个“鸟的天堂”为什么加引号,第二个为什么不加引号?

2、教师过渡:

为什么大榕树是“你的天堂”呢?这到底是棵怎样的树呢?请同学们找出描写大榕树的句子。

⑴ 出示: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棵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棵大树卧在水面上。

朗读,从这段话里你读出了什么?描写的是一种怎样的景象?

还有哪些句子也是写大榕树的?

⑵ 出示: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谁来说说 从这段话中,你读出了什么?哪些词写出了大榕树有旺盛的生命力?怎样朗读这句话?

教师过渡:

这是一棵长有许多枝丫,枝上有生根,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大榕树,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呢?或者说成为鸟的天堂还具备哪些条件?

(农民不许捉,自然环境好,有山有水,树木枝叶繁茂等。)

3、这里的鸟真幸福,我们也为它们高兴,一起用喜悦的心情朗读这一段。

4、教师过渡:

那鸟儿们在这里生活得这样呢?找出鸟儿们活动的句子。

交流。

出示:

起初四周围非常清静。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很快地,这棵榕树就变得很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飞起来,通邮的在扑翅膀。

5、从这段话中,你读出了什么?从哪些词里可以看出这里是鸟儿们生活的乐园?还有哪些句子也写出这一点?

五、教师过渡,总结(略)

鸟的天堂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分辨课文中的事物和联想,初步认识这些联想的作用。

2学会3个和生字,理解16个词语。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热爱南国风光的感情。

重点:分辨课文中的事物和联想,初步认识这些作用。

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中前一个“鸟的天堂”为什么要加引号。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1揭题,导入。

出示课题。

理解课题。

“天堂”原来指的是什么?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2初读课文。

听录音,思考:“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讨论、交流上面的思考题答案。

默读课文,通过或联系上下文学生字新词。

3检查自学情况。

读词语。

理解词语,先解释带点的字。

4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并说说分段的依据。

5布置作业。

完成作业本第1、6题。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深入阅读课文第一、二大段,着重分辨第二大段中哪些是作者的联想,起什么作用。

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

听写课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指名听写在灯片上,出示灯片全班校对订正。

解释词语。

2学习课文第一段。

指名读课文。

这一段主要写什么?

比较句子读起来有什么不同。

“我们陆续跳到一只船上。”其中的“陆续”能不能换成“继续”?

读句子,说说句子中哪些是作者看到的景物,哪些是作者的联想。

第4自然段的三个句子,次序能不能换?为什么?

小结:这一段具体描写美丽的景色和幽静的环境。

3学习课文第二段。

听录音,思考:这一段写的作者第几次经过“鸟的天堂”所见到的情景?看到了什么?

这是一棵榕树还是几棵榕树?从哪里看出来的?

默读第8自然段,用-----划出作者的见闻,用——划出作者的联想。

全班讨论、交流。

重点句子灯片出示。

小结:有了这些联想,把树当作动物或人来写,写出了树的勃勃生机。

作者为什么要着重描写榕树的在和茂盛?使大榕树成为“鸟的天堂”的,不有哪些原因?

……此处隐藏4894个字……树,树与山水,与人类构成了一副多么和谐而又生动活泼的画面。

出示文章末句:

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五、总结

师:学了课文,你还想做哪些事?

生:背诵喜欢的段落。交流背哪些段落。

生:运用学到的方法阅读自读课本中的几篇写景文章。请他说说篇目。

生:研究作者的其他文章,师推荐《香港之夜》、《繁星》。

生:对如今“鸟的天堂”的情况感兴趣,可以搜集收集有关资料。

师总结:

课文学完了,但我们可以做的还有很多,用心去体会,我们会感受到阅读的快乐。

鸟的天堂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八、九自然段。

3、了解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场景,体会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由衷赞美,感受人与自然、动物的和谐之美,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4、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

1、理解文中描写的大榕树的奇特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幸福欢乐的景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八、九自然段。

教学难点:

1、理解句意: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2、文中五处提到“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地方加引号,有的地方没有加引号。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作者及鸟的天堂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展示大榕树的远景、近景图,鸟的天堂中众鸟纷飞的录像;出示有关练习题等。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读题质疑。

1、同学们,在我国南方生长着一种美丽的榕树,有些榕树上住着许多鸟儿。鸟儿们成天在树上飞呀,叫呀,生活得那么自由,那么欢乐,所以人们把这儿叫做鸟的天堂。(板书:鸟的天堂)

2、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选择有价值的问题简要板书)

(二)资料交流,解决问题。

1、针对以上问题,学生自由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

2、检查交流情况。

(1)能利用资料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解决,如:鸟的天堂在哪儿?鸟的天堂里有些什么鸟?鸟的天堂是怎样形成的?……老师随机利用课件或展示台展示有关资料。

(2)不能解决的问题存疑,留待理解课文时解决。

(三)检查预习情况。

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请谈谈你进行了怎样的预习?

1、学生谈到生字新词的问题时,出示课件(或小黑板)检查字词认读情况。

不可计数、静寂、留恋、停泊、缆绳、颤动、木桩、高塔、应接不暇、一簇、纠正、缝隙、昨天、灿烂。

2、学生谈到读书时,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检查朗读课文的情况并请同学进行评议。

(四)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自由读课文,思考:鸟的天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美丽、榕树大、鸟儿多等)

(五)再读课文,理清内容。

巴金先生用他清新流畅的语言向我们描述了鸟的天堂那美丽神奇的景象。你们愿意再读读课文吗?

1、默读课文,看看你从课文中又了解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分别在书上做好标记。(给时间让学生自读自悟)

2、小组内交流:

(1)填空练习:

课文写了作者________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在________,只看到了________,没有看到________,所以他认为________;但当他第二天________再经过时却看到了________,他觉得________。

(2)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小组内交流解决简单的问题,把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整理。)

3、全班交流:

解决小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还不能解决的继续存疑,老师将与课文重点部分密切相关的、比较有价值的问题,简要板书在黑板上。学生可能会出现如下问题:

(1)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为什么我却没有看见一只鸟?

(2)昨天是我的眼睛欺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为什么说我的眼睛欺骗了我?第一个“鸟的天堂”为什么加引号,而第二个不加?

(3)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4)为什么我对鸟的天堂有一点留恋?

(5)“鸟的天堂”(或大榕树)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

(六)作业:写字。

提示:“拨、纠、概、桩、昨”与“拔、叫、既、庄、作”比较记忆,知道它们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左窄右宽。“桨、楚”是上下结构,书写时注意上下一样宽。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鸟的天堂》,了解了课文内容并给本节课留下了许多要解决的问题,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习,追随巴金先生去鸟的天堂感受那里美丽和谐的景象。

(二)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

1、作者第一次来鸟的天堂,他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板书:大榕树)

2、指名读第一次去鸟的天堂的内容,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两个问题:

①作者按什么顺序来描写大榕树?请找出有关语句。

②课文描写了大榕树的哪两个特点?

3、交流。

①读一读你找的句子,说说作者按什么顺序来描写大榕树。(板书:远、近)

②句子中的“逼近”可换作什么词?表示什么意思,哪一个词用得最好?

4、(课件展示)就是这样的一株大榕树,作者从远到近,又描写了大榕树的两个什么特点?(板书:大、美)

5、四人小组讨论,画下你找到的描写榕树“大”和“美”的句子,并读一读。

6、出示句子,感受榕树的“大”和“美”。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我看清了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1)自由读句子,从这句话里你读出了什么?(树大、根多、枝多)

(2)你能用另一个词代替句子中的“不可计数”吗?(“不计其数”)

(3)“卧”字说明了什么?想象:这个句子描写的是一种怎样的景象?能用你学过的词语赞美一下大榕树吗?

(4)读句子,体会榕树的大!

(师范读,生评价,指名读)

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

《有关鸟的天堂教案范文八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