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4-07-25 17:20:57
美术教案范文汇编7篇

美术教案范文汇编7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美术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风铃的外观、造型特点及作用。

2.学习用剪贴的方法制作一个小风铃,体会制作的乐趣。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风铃的制作方法和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

制作形式新颖的小挂饰。

教学方法:

实践法、探究法

教学准备:

1. 教具:各种风铃、彩色卡纸、剪子、胶水

2. 学具:剪子、胶水、彩色卡纸、小球

教学过程:

目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

一.各组介绍自己的纸风铃

二.制作纸风铃

三.展示自己制作的纸风铃

四.大家一齐动手装饰教室

五.表演节目

组织学生介绍:

1纸风铃什么形状?什么形式?

2纸风铃可以摆在家里的什么位置?装饰哪儿?

巡视指导

帮助学生出注意想办法

指导学生进行评价

教室和学生一齐动手装饰教室、美化环境。

组织学生表演体会制作的快乐

学生介绍自己的设计思路:

一边介绍一边互相补充

学生制作:

1设计纸风铃的外形。

2装饰纸风铃学生个别制作或者小组合作

观看

自由提问题

还想了解有关纸风铃的什么事情?

学生动手装饰教室

大家一起唱歌、跳舞

设计图

学生制作的纸风铃

纸风铃

美术教案 篇2

让大家认识我

教学内容:让大家认识我

教学目标:

一、认知: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撕、剪、贴、画等一系列的活动,

二、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能力。

三、情感:增进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了解,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教学准备:彩纸、剪刀、胶水

教学重难点:树叶的形状和剪法,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设疑引入:请同学们猜一猜,老师请来了谁和大家一起玩游戏,展示大树示范品。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二、讲授新课: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将学生分成若干组。

2、引导学生赏析大自然树木图片,引导学生感知色彩以及树形的美感,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引导学生说一说树木的形状,树叶的形状 、花纹、颜色等。

4、引导学生看看教材上的学生活动图片说一说他们都在干什么,鼓励学生像他们一样参与活动。

5、小组讨论:怎样才能做出漂亮美丽的树叶。

三、学生自己做树叶,教师辅导。

1、重点辅导不会制作的学生。

2、根据自己喜好任意制作树叶,可用不同的方法:剪、贴、撕等。

四、学生剪过后,贴在老师制作的大树上,位置贴法任意不限制。教师可帮助没有主意的学生找准位置。

五、教师小结

今天大家都学到了什么?今天小朋友们表现的都不错,

美术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庄严的升旗仪式,激发爱国热情,体验光荣和形式。

重点难点:

重点:激励培养爱国旗、爱祖国的。

难点:构图、庄严、神圣场面的表现。

教学准备:

课件、绘画工具自选。

教学过程:

一:放国歌,引入课题

二:引导记忆

升旗的时候,同学们是怎么做的?升旗手的动作是怎样的?

1:让同学们说说升旗仪式的整个过程

2:说说什么场合、什么时候也升国旗?说一说当时的情景和自己的心情。

3:请学生演示升旗动作

三:课件欣赏

引导学生谈谈其它形式的升旗及构图,分析这些作品是怎么样突出国旗和升旗手的?

四:作画步骤

构思----构图-----打轮廓-----着色

五: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画出有环境的升旗仪式,突出国旗和升旗手。

六:下课。

美术教案 篇4

一、引入新课

建筑是美术的一个重要门类。它不仅是单纯的技术科学,而且是带有一定(有时则是极高度)的艺术性的综合体。建筑是一种在三度空间中存在的具有体积、平面、线条、色彩等因素的立体作品,与雕塑有某些相似之处,再加上它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始终与雕塑、绘画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一般都习惯把建筑归入“造型艺术”的范围。

正因为建筑具有技术与艺术的双重性,所以,它作为上层建筑,和其他艺术一样,总是反映一定时代的社会精神面貌、情趣和理想,也是人类文明的象征。许多优秀的建筑,不仅是建筑艺术的典范,而且是民族的骄傲和城市的象征,如中国北京的天安门、故宫,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等。

二、欣赏图片

1.人民大会堂 [中国]

人民大会堂建成于1959年。它反映了新中国建立十周年期间建筑艺术的新水平,吸收了西方古典建筑的一些手法与中国古典建筑的形式,但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经过改造,体现了自己的面貌。

人民大会堂正面有12根高25米的浅灰色大理石门柱,在联体上也以柱廊相连,顶部为琉璃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2.悉尼歌剧院[澳大利亚]

悉尼歌剧院的设计师伍重,运用象征性手法,把整个建筑设计成像一艘乘风破浪的大帆船,具有十分鲜明的艺术个性,也使这一建筑成为澳大利亚悉尼市的重要标志。该建筑建成于1973年,外形像巨大的贝壳。从四面八方看,它都是一个漂亮的立面造型,甚至从飞机上看也很美观。建筑师将歌剧院的音乐厅、歌剧厅、餐厅的上方,覆盖了三个像贝壳又像白帆的大屋顶。该建筑由两个既分离又相互联系的部分组成,其一是挂贴石片的平台和基座,其功能包含了汽车人口、工作场、排演室、更衣室以及各种服务设施;其二则是一系列庞大的拱顶或“薄壳”覆盖于两个厅堂及前面的餐厅上。

3.巴黎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法国]

此建 ……此处隐藏3124个字……表达

前天晚上,我带儿子小雨去小区的空地散步,他发现有个好朋友老是跟着它,他觉得很有意思,就

跟它玩起了游戏,下面,让我们来用用这把金钥匙,观察这个有趣的现象。提醒大家细致观察,小雨怎么做,影子有哪些变化?

1、观看视频《影子游戏》

2、你观察到什么有趣的现象?(师在交流中引导用上准确动词,关注影子的变化,合理想象)

生:我发现小雨挥挥手,影子也挥挥手

师:这个影子真有礼貌,你“挥”这个词用得真准确

生:我看见影子像一个可爱的小弟弟,小雨一跳,它就跟着跳

师:这个影子真调皮,你能根据影子的动作展开想象

生:小雨一跑,它就跟着跑,影子真象一个“跟屁虫”。

师:这个影子是“跟屁虫”有意思

生:小雨的影子变成了一个高个子,像大哥哥在保护他。

师:真神奇,影子会自己变长

生:影子像一个顽皮的小孩子,不时地跟小雨捉迷藏:一会儿跑到我的左边,一会儿又跑到我的前

边,我想踩到它,没想到它又跑到我的后面。

师:你能把影子的不断变化想象成在和你捉迷藏,真有趣。

小结:刚才同学们在观察与表达的过程中,(结合板书)尝试运用步步登梯这把金钥匙,既把“小雨”怎么做用恰当的动词说清楚说具体,又留心了影子形状、大小、位置的变化,还加上自己的想象,让我们感受影子游戏多么有趣。

(设计意图:以点带面,学练结合)

(三)快乐体验——分享有趣

师:让我们拿出笔,以(课件):影子游戏真有趣。为中心句写一段话。同学们可以围绕中心句从观察到的小雨怎么做和影子的形状、大小、位置的变化??来写(板书:位置??)

1、学生练笔

2、评讲练笔

(1)指名读练笔

(2)评价

先说优点:有无错别字,语句是否通顺、完整。

补充:作文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相信用心想的同学一定看出来了

如:用什么词更生动,加上想象??

(设计意图:在具体的写、评、改中习得写具体的方法,明白语言表达要做到规范有序。)

四、勤于思考探寻趣意

我们观察生活中有趣的现象,不仅要细致观察,遇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更要带着无限的好奇心去探索、去解决问题。

师:影子千变万化,跟我们形影不离,你们对影子有什么想问吗?

生:??

小结:

你们真是不仅会观察,而且勤于思考,能够多问几个为什么?老师建议你们课后去查找相关的资料,然后把自己的探索、发现也写进文章,文章就会充满智慧和活力。(课件:勤于思考探寻趣意)

六、总结

1、今天的作文课我们交流了生活中各种有趣现象,获得了一把金钥匙——步步登梯法,通过动作、事物的大小、形状、颜色的变化等把“有趣”写具体。

2、布置作业

回去后请同学们(课件)用心思考,完成作文——生活中发现的有趣现象,注意突出“有趣”哦!

3、作文是一门艺术,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作文也是一门科学,是有规律可循的,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完成作文,课的最后老师想送给你们一首小儿歌,同学们读一读,理解其中的意思,希望对你们这次写作有所帮助。

生:齐读写作歌(课件)

写作之前想具体,

观察经过写细致。

多问几个怎么样,

观察情节描详细

(设计意图:虽然作文没有“公式”可言,但规律和法则是客观存在的。总结写作小儿歌,让学生在写作时能够有章可循。)

板书设计:

观察与发现

生活中发现的有趣现象

动作变化(大小、形状、颜色、位置??)

怎么做?步步登梯法发现什么?

美术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了解大众文化与美术之间的关系,对大众文化如何进入、影响美术有一定认识,对美术的"雅"、"俗"之分有自己的判断。

教学内容

大众文化中所涵盖的美术作品;中国传统社会几种比较重要的大众美术门类;大众文化对现代艺术的影响;如何看待艺术中的"雅"、"俗"。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教材,多媒体及相关图片资料。

学生:教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前一课学了中国民间美术的一些知识,现在再看一幅年画:《闹龙舟》。虽然都是年画,但它跟《门神》有没有区别?(门神是传统的母题,其形式和风格基本上是固定的,很少变化;《闹龙舟》反映的是当时社会的时尚事物,可以看到一些衣着入时的人在岸边观看赛龙舟活动。)

点出本课主题。本课涉及的一些作品也带有年画的性质,因为流行很广;但不是那些完全传统的民间美术。也就是说,本课探讨的是美术如何吸收通俗艺术、民间艺术的成分,或者说后者对前者的影响。

二、图片欣赏及讲解

1.观赏讨论《金陵十二钗仕女图册·林黛玉》和《西厢记·窥柬》。两幅画上有哪些民间或大众文化的因素?

(教师提示:费丹旭和陈洪绶都是有名的画家,但都创作版画插图。大众文化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它们是流行很广的戏曲、小说的插图;印刷出版,广泛传播;采用比较工致的线条,这是文人画家不屑于用、认为"匠气"的手法;人物形象都是纤弱的女性,这是当时普遍流行的审美趣味,等等,教案《美术鉴赏《通俗的浪潮》参考教案》。)

2.《月份牌香烟广告女郎》。内容、形式、技法有什么特点?

(教师提示:这种月份牌不是"正经"的美术作品,而是随商品附送的,和现在商店附送的商品广告完全一样。这幅画用擦笔水彩法画成,完全是一种西方的技法;因此人物比例结构都很准确,肌肤和衣服也有逼真的质感;画的是一位从服饰到发型都很时髦的女郎,相当于现在的时装模特;它没有崇高的目的,仅仅是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虽然当时的文人认为这样的作品"俗气","格调不高",但很受老百姓欢迎。)

三、分组讨论

第一组:《牧女游乐园酒吧》、《红磨坊街的舞会》、《女舞者持花谢幕》;

第二组:《招贴画》(劳特累克)、《莎乐美》插图;

第三组:《36幅艾塞尔·斯卡尔夫人》、《马尔奎特大学壁画》。

比较分析:它们跟普通人的生活或审美趣味有什么关系?可以列表说明。

小组形成意见,然后相互交流。

(教师提示:或者是主题和内容本来就是普通人的生活;或者采用一般人在生活中所接触的媒介,如书籍插图、街头海报;或者是置于公共场所等。)

四、引申思考

1."雅"和"俗"之间是什么关系?

2.完成第88页"思考与交流"。

五、实践与交流

完成"活动建议"一和二。

六、总结

教师对本课内容进行简要总结。

《美术教案范文汇编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