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教案

时间:2024-07-25 17:10:07
《春》教案

《春》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春》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写出春天的特点和对春天的感受。

2、学会运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情。

过程与方法:

1、观赏春天、赞美春天的活动中加深对春天的体会感悟。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景物,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写出景物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把景物的特点写具体

教学难点

精心选材,能反映出春天的本质特征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 合作交流法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领悟写法

我曾经看到这样一句话:“你可以错过太阳,但你千万不可以错过星星。”这句话给我深深的思考:辉煌的太阳只有一个,它属于奇迹;渺小的星星却有无数,它归于平凡。其实,在平凡的生活里,我们也可以找到美的'闪光点。关键是擦亮我们的眼睛,从平凡的生活中提炼出美来。

体会一招--投入生活,深入思考,捕捉美点

师:田间小径的蒲公英,它实在太平淡无奇了,那你能从它身上找出哪些“美”呢?

学生发言

师:学生们讲的很好。下面看一段习作:

“远远望去,蒲公英像一把把小伞撑开着,它们争先恐后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

……

那里开满了一朵朵白色的小花。花儿怪逗人的:圆圆的脑袋,白白的茸毛,风一吹,就轻盈地飞了起来,飞呀飞,飞得老高老高的。啊!好美啊!它们多么像一个个翩翩起舞的小姑娘。

他写的好吗,为什么?

学生自由谈

师总结:像蒲公英这样平凡的生物也是大自然孕育的精灵,观察它的外形、色彩、情态等就把它的美点凸显出来了。如果再加上你对它的感受,写出情味来,文章就动人了,这就是写景状物的基本功。

板书投入生活,深入思考,捕捉美点

二、方法引导,洞察春天美感

老师:现在正是春意盎然时节,今天我们将走进春天,捕捉春天的美。

板书:走进春天

1、感受春天的颜色美

(1)哪些事物让你感受到了浓浓的春意?

学生回答。

老师:你们看得真仔细,写好作文,就应该学会仔细观察。

板书:仔细观察

(2)把刚才说到的事物用最合适的彩笔写出来

学生上板写。

(3)概括春天颜色的词。(指名汇报)

2、交流春天的姿态美。

(1)老师:如何写出春天里各种事物的姿态?

我们怎样把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具体形象地表达出来呢?

有三位学生分别写了三句话,我们来作个比较看谁写得最形象最具体?

甲:桃花开了。

乙:桃花盛开了。

丙:桃花盛开了,浮在半空,犹如一片粉色的云霞。

(2)师引导小结:由于丙学生仔细观察,既写出了花开得多,又写出了桃花的颜色,还打了比喻写出了桃花浮在半空的样子,这样的句子才显得形象生动呢。我们写作文的时候要多学习借鉴这样的写法,动态和静态结合,恰当使用修辞手法。

板书:生动描写

(3)大家来观察迎春花图片,我们一起来观察,想想应该怎样来描写?什么颜色?一朵花近看像什么?远看像什么?

三、写作引导,把握中心景物

1、精选材料

(1)由于春天值得一写的景物太多了,我们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板书:精选材料

那么,你准备挑选哪几样景物来写呢?(指名汇报)

(2)小组练说

你认为什么事物能代表春天?为什么?(抓住事物的外形、色彩、情态,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具体形象的表达出来)

(3)汇报评价

2、写出感受

学生们选好了材料说出了景物的特点,还要注意一点:漫步在春天里,你有什么独特感受?

板书:写出感受

出示课件图片,看到这一幅幅春天的画面,你有什么惊喜的发现?

(1)、你发现春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

(2)、春天孕育了什么?

(3)、春天是美好的,你想在这样美好的季节里做什么?

(4)、春天也是短暂的,你怎么来把握这美好的季节?

四、引导写作提纲

五、作文要求

掌握了以上这几点,老师就要对你们写作文提一些要求了:

1、写片段,围绕看到的、闻到的、感受到的一种事物写写春天的特点和对春天的新发现新感受。

2、写短文,围绕两三样事物写出春天的特点和对春天的新发现新感受。

六、反馈、修改

1、请学生读作文,评他写的春天美不美?写了哪些景物,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我们从鲜艳的花朵中仿佛看到了春姑娘绽开的笑脸;从流淌的河水仿佛听到了春姑娘轻盈的脚步声;从随风摆动的柳枝仿佛想到了春姑娘优美的舞姿。

3、再读读自己写的春天,想想看,哪里再修改一下或者再补充一些内容,就能更好了。下去自己再做修改,补充一下自己的作文,下一节再做交流。

板书设计

总 开篇点题

投入生活,深入思考,捕捉美点 天气

仔细观察 河流

生动描写 走进春天 分 植物

精选材料 动物

写出感受 人们

总 抒发感情

《春》教案2

【想一想】

1、课文从那几方面描绘了春天美丽动人的景色?

提示:

(1)春草。“小草偷偷地从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2)春花。“桃树,杏树,梨树……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野花遍地是……”

(3)春风。“‘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你。风里带来些新的泥土的气息……”

(4)春雨。“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针织 ……此处隐藏32398个字……壁》诗中找一句话来形容。“两山排阈送青来”,两座山好像把门推开,把青送到眼前。灯光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雨中景是静的,但静中又有动,笔笔紧扣春天。

(7)第2到6节着重写景,第7节着重写人。寥寥几笔。天上地下,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都写到了。

一年之计在于春:“计”,计划。一年中要做的事,一年的计划,在春天要好好地打算打算。

工夫:时间。

朗读第7节,体会:寥寥几笔,有景有人,勾出了春光无限好的美景。

(8)小结:

这一部分绘春是全文的重点。细笔描绘,绘声绘色绘态,绘幼绘静,语言非常生动。比如说,写草的生命力,用“钻”;写热烈的气氛,用“闹”:写小草的青,用“逼”。细致的描绘来源于什么?细致的观察。观察以后还要怎样呢?表达出来。要仔细读书,积累词语,描绘起来就会形象生动了。

3.第三段:颂春。

(1)朗读8、9、10节。

(2)在给春以后,作者满怀喜悦的心情来颂春,用了什么手法呢?

用比喻手法。三个比喻有联系有区别,使春意越来越浓。先喻为娃娃,再喻为小姑娘,最后喻为健壮的青年,从不同角度写,写春的成长,把春天的生意盎然、千姿百态、青春活力描绘得十分动人。

五、作业 :

1.诵读全文,仔细体会本文用词造句的妙处。体会那些像小河里的水流淌一样的词句是怎样从笔端流淌出来的。

2. 下周去长风公园春游,仔细观察春景,领略大好春光,写一篇《春天的歌》,也可自己命题。

板书设计

总写 一切

山、水、太阳的脸(远)

草:钻、嫩、绿、满、软绵绵

花:开满,红、粉.白、甜味儿(树上、花间、地上)

绘春 分写 风:抚摸、酝酿

雨:细、密

人:赶趟儿

颂春 生意盎然 千姿百态 青春活力

教学后记

教后:

1.接初一下学期班级后,自选了这篇教材作为补充读物。第一次教学生写景的散文,着力于细,让学生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培养学生想象的能力。

2. 学生十分喜爱,两节课教下来,学生已能背诵。

3. 兼带教“百花争艳”“繁花似锦”“芬芳黎郁”“大地回春”“万象更新”“红杏枝头春意闹”等问句。

4. 比较“买、卖”“胀、涨”。

5. 有些地方过于细碎,要改进。

又记:

第二次教《春》时,吸取了前次教得细碎的教训,重点放在朗读训练上,内客只作了粗线条的分析,学生读得比较流畅,但在写作上反映的效果反不及前次。第一次抓住细笔细绘的特点引导学生仔细品味,学生在习作上明显地进了一步,写景不是大而化之,笼笼统统,而是平时注意细致地观察,下笔具体得多,生动得多。要注意:纠正教学中缺点时,不能把长处也甩掉。(教案略)

又记:

第三次教《春》时,又作了较大的更动。一是加强了单元教学,把《春》《海滨仲夏夜》《香山红叶》和《济南的冬天》结合起来考虑,除抓住特点,比较异同外,引入课文也重新作了设计。设计是这样的:法国雕刻家罗丹曾这样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大自然的美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它不同于巧夺天工的工艺美,也不同于绕梁三日的音乐美。然而,它似乎是各种美的组合。尤其是我们祖国壮丽的山河,真是美得令人陶醉,在香、夏、秋、冬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方,展观出不同的美姿。现在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组描写四季景物特征的情文并茂的散文。通过反复诵读,咀嚼推敲,来领会它们精采的写法和表现的情境美。二是加强思维与语言的训练。先给学生做样子,就春草的描绘进行分析,明确写了些什么,从哪些角度描绘的,哪个词或哪些词川得特别精当,描绘时主要运用哪些方法。然后帮助同学自读课文,有条理的进行分析。学生把理解、口述、朗读结合起来,学习的效果比较好。(教案略)

《春》第二课时优质教案5

教学目标:

1,欣赏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感受春天的思想感情

2,学习细致地观察景物,描写景物

教具:

多媒体设备

课程安排;

一,导课

1,让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描写春天的语句,旨在让学生重视课外积累.

2,点击鼠标,出现课文标题及背景图片;这样图文并茂以集中学生的注音力.

二,进行新课

1,点击鼠标,交代学习目标,目的是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带着任务去学习,目的性明确.

2,放录音,欣赏课文,教师提示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①注意朗读着的请调,语速,重音,停顿,学习朗读技巧.

②注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听完课文后,点击鼠标,组织学生讨论下面题目

①依据作者对春天的感情将课文分成三部分,每一部分用一个字概括.

②哪一部分是课文的主体,分别描绘了几幅图画,分别用一个字概括.

③第三部分作者把春天化作什么,用一个字概括其含义.

通过上述题目的讨论,让学生把握课文结构,主要内容,训练其归纳概括能力.

4,讨论后,学生发言,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概括小结一点击鼠标出现下面内容.

1 盼 绘 赞

2 草 花 风 雨 迎

3 新 美 力

这样,课文的主要内容,结构简洁明了,学生易于接受.

5,学生对照课文,屏幕进行理解巩固,切实把握课文内容.

6,点击鼠标进入"各抒己见"环节:你最喜欢哪一幅图画 哪些句子写得好 哪个词语用得好 好在哪里这样的开放性训练,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让他们自己学习,培养其鉴赏能力.

7,学生谈出自己的看法,教师予以肯定,鼓励,点击鼠标进行归纳点拨,告诉学生进行景物描写的方法技能,通过教师的小结,让学生明白"一切景语皆情语"的道理.

画面内容如下;

细致观察,抓住特征;风——轻 草——软,嫩,绿 蜜蜂——闹

调动多种感觉器官;听,嗅,视,触

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拟人,比喻,排比,反复

采用多种描写手段相结合,动——静 虚——实 粗——细 明——暗

按照一走顺序进行:远——近 高——低 总——分

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词语;钻,闹,抚摸,酝酿,婉转,舒活,抖擞

8,拓展:点击鼠标,我们栖霞的春天与作者笔下的江南春天有哪些不同,此举在于让学生注意观察,能够从比较中找出事物的特点,培养学生对家乡热爱的感情.

三,课堂练习

学生背诵出己喜欢的句段,以丰富自己的积累笔记

四,作业

运用本课所学景物描写的方法进行下列写作练习:

春草嫩绿夏草青,秋草枯草冬草尽.

要求:1,任选一种进行描写

2,字数在100字左右

《《春》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